機油基礎知識普及篇
作者:admin 時間:2014-12-21
好久沒跟大家聊聊最基礎的汽車知識了,易車問答編輯翻了半天的家底,發現了上一期我們的墨寶:易車問答掃盲大講堂之輪胎科普講座,對輪胎基礎知識不太了解的朋友們請暴點這個鏈接,里面有你們最需要的輪胎資訊。PS:想找備胎資訊的各位請移步。
什么是機油及其作用
機油說白了就是發動機潤滑油,還有人稱其為“發動機的血液”。講到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車輛上面油液的一些小知識,汽車上面常用到的油液有:潤滑油、防凍液、剎車油、玻璃水、變速箱油以及作為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新能源另議)。這些東西以后會在講堂中跟大家再次見面,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機油既然是潤滑油的一種稱呼,其作用顯然比較明顯了,分別為:
1、潤滑 機油產生的油膜可以減少發動機缸內的部件摩擦。
2、冷卻 機油可以將高溫順序帶回機油箱,起到防凍液冷卻溫度的作用。
3、清洗清潔 將機體表面的油泥沖刷下來。
4、密封防漏 其在活塞環和活塞之間產生密閉作用,防止混合器燃燒竄入發動機下部。
5、防銹防蝕 可以吸附進入缸內的水汽,減少酸性物質的產生。
6、減震緩沖 當發動機氣缸口壓力急劇上升,突然加劇活塞、活塞屑、連桿和曲軸軸承上的負荷很大,這個負荷經過軸承的傳遞潤滑,使承受的沖擊負荷起到緩沖的作用。
7、抗磨 適當添加抗磨成分,減少機體互相摩擦加劇的情況發生。
(目前關于機油作用教科書上面標明是5種,其中1和7其實可以歸類,6的作用其實是相對來說的,輕噴編輯。)
機油的分類
機油根據基礎油的不同分為礦物基礎油和合成基礎油兩大類(還有人會分出部分合成油,也就是俗稱的半合成機油,此分類法為基礎可分三類)。而其中合成油又細分為:全和成及半合成機油。
礦物油是從原油里面直接精煉出來的,沒有經過人工添加和變化的油叫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其所含的雜質清除干凈,所以相對來說保養周期會短,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用礦物機油的車型保養周期通常是5000km。
合成油是經過人工的方法,包括裂解、聚合等方式,根據使用的目的不同可以添加不同成分而做出來的油叫合成油。如果生產機油的這個基礎油全部都是由這類合成油制造的,那就叫全合成機油。由于全合成機油性能優越如:低溫流動性好,高溫粘度佳,清潔能力好,不易氧化揮發等性能,所以售價較高,保養周期也較長,通常為10000KM更換。
半合成機油并不是大家理解的5:5的配搭調配機油,而是根據使用目的不同添加不同比例合成油和礦物油的部分合成機油,如果理解偏差的朋友們,可要理解對了啊!由于其兼顧礦物油的廉價,合成油的優點,所以性價比也較高,不過保養周期還是依據官方手冊進行,通常也是5000km一保養。
如何辨識機油型號
其實機油的型號說法并不是很專業的,因為機油用途類型不同,其細化分類更是很多,為了各位的閱讀習慣,編輯覺得有必要進行旁門左道一樣的分類,便于各位辨識機油型號。
這種分類辦法是根據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暨美國石油學會標準制定的,API中的字母順序代表機油質量的等級。“S”開頭的汽油發動機專用機油規格有:API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SL,SM,SN 。“C”開頭的柴油發動機專用機油規格有:API 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
粘度規格怎么認
提到機油粘度的話,更多人見到的就是SAE了,SAE到底是個什么標準呢?SAE是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學會的縮寫。SAE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覆蓋汽車制造和維修的每一個領域,包括維修時使用的工具。所以SAE是值得新來的標準。
回到原題,如何辨識機油的粘度等級呢?以常見的5W-40為例,這個粘度值首先表示這個機油是多級機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時的流動性能,數值越小低溫時的啟動性能越好。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此事,很多人會買食用油,北方的用戶可以仔細觀察,如果你拿的食用油長期呆在冬季室外的話,食用油會有凝固現象發生,由此推斷引擎啟動的時候,機油過于粘稠,對于活塞的上下行是會產生阻力的,這也包括曲軸等位置的阻力增加,可能會導致啟動困難或者無法啟動的情況發生,所以說低溫流動性對于發動機而言很重要。W后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高溫時的穩定性能(即變稀的可能性),數值越大說明機油高溫的穩定性能越好。
為了便于查找,請參考以下表格:
其實說到這里,機油的基礎普及知識也就結束了,關于機油的話題,遠非問答編輯總結的這些,關于機油的其他題材內容,我們也會在后面的文章中慢慢給大家帶來更多好玩好用的知識,當然看完文章可能很多人會有個疑惑,是不是機油等級越高越好?這里我要留個梗,將來會求助講堂的專家老師們,讓他們給大家詳細講講機油里的門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易車問答的專家講堂欄目。
什么是機油及其作用
機油說白了就是發動機潤滑油,還有人稱其為“發動機的血液”。講到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車輛上面油液的一些小知識,汽車上面常用到的油液有:潤滑油、防凍液、剎車油、玻璃水、變速箱油以及作為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新能源另議)。這些東西以后會在講堂中跟大家再次見面,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機油既然是潤滑油的一種稱呼,其作用顯然比較明顯了,分別為:
1、潤滑 機油產生的油膜可以減少發動機缸內的部件摩擦。
2、冷卻 機油可以將高溫順序帶回機油箱,起到防凍液冷卻溫度的作用。
3、清洗清潔 將機體表面的油泥沖刷下來。
4、密封防漏 其在活塞環和活塞之間產生密閉作用,防止混合器燃燒竄入發動機下部。
5、防銹防蝕 可以吸附進入缸內的水汽,減少酸性物質的產生。
6、減震緩沖 當發動機氣缸口壓力急劇上升,突然加劇活塞、活塞屑、連桿和曲軸軸承上的負荷很大,這個負荷經過軸承的傳遞潤滑,使承受的沖擊負荷起到緩沖的作用。
7、抗磨 適當添加抗磨成分,減少機體互相摩擦加劇的情況發生。
(目前關于機油作用教科書上面標明是5種,其中1和7其實可以歸類,6的作用其實是相對來說的,輕噴編輯。)
機油的分類
機油根據基礎油的不同分為礦物基礎油和合成基礎油兩大類(還有人會分出部分合成油,也就是俗稱的半合成機油,此分類法為基礎可分三類)。而其中合成油又細分為:全和成及半合成機油。
礦物油是從原油里面直接精煉出來的,沒有經過人工添加和變化的油叫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其所含的雜質清除干凈,所以相對來說保養周期會短,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用礦物機油的車型保養周期通常是5000km。
合成油是經過人工的方法,包括裂解、聚合等方式,根據使用的目的不同可以添加不同成分而做出來的油叫合成油。如果生產機油的這個基礎油全部都是由這類合成油制造的,那就叫全合成機油。由于全合成機油性能優越如:低溫流動性好,高溫粘度佳,清潔能力好,不易氧化揮發等性能,所以售價較高,保養周期也較長,通常為10000KM更換。
半合成機油并不是大家理解的5:5的配搭調配機油,而是根據使用目的不同添加不同比例合成油和礦物油的部分合成機油,如果理解偏差的朋友們,可要理解對了啊!由于其兼顧礦物油的廉價,合成油的優點,所以性價比也較高,不過保養周期還是依據官方手冊進行,通常也是5000km一保養。
如何辨識機油型號
其實機油的型號說法并不是很專業的,因為機油用途類型不同,其細化分類更是很多,為了各位的閱讀習慣,編輯覺得有必要進行旁門左道一樣的分類,便于各位辨識機油型號。
這種分類辦法是根據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暨美國石油學會標準制定的,API中的字母順序代表機油質量的等級。“S”開頭的汽油發動機專用機油規格有:API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SL,SM,SN 。“C”開頭的柴油發動機專用機油規格有:API 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
粘度規格怎么認
提到機油粘度的話,更多人見到的就是SAE了,SAE到底是個什么標準呢?SAE是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學會的縮寫。SAE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覆蓋汽車制造和維修的每一個領域,包括維修時使用的工具。所以SAE是值得新來的標準。
回到原題,如何辨識機油的粘度等級呢?以常見的5W-40為例,這個粘度值首先表示這個機油是多級機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時的流動性能,數值越小低溫時的啟動性能越好。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此事,很多人會買食用油,北方的用戶可以仔細觀察,如果你拿的食用油長期呆在冬季室外的話,食用油會有凝固現象發生,由此推斷引擎啟動的時候,機油過于粘稠,對于活塞的上下行是會產生阻力的,這也包括曲軸等位置的阻力增加,可能會導致啟動困難或者無法啟動的情況發生,所以說低溫流動性對于發動機而言很重要。W后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高溫時的穩定性能(即變稀的可能性),數值越大說明機油高溫的穩定性能越好。
為了便于查找,請參考以下表格:
其實說到這里,機油的基礎普及知識也就結束了,關于機油的話題,遠非問答編輯總結的這些,關于機油的其他題材內容,我們也會在后面的文章中慢慢給大家帶來更多好玩好用的知識,當然看完文章可能很多人會有個疑惑,是不是機油等級越高越好?這里我要留個梗,將來會求助講堂的專家老師們,讓他們給大家詳細講講機油里的門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易車問答的專家講堂欄目。
- 上一篇:上一篇:潤滑油日常使用四大誤區 機油添加有技巧
- 下一篇:下一篇:潤滑油是螺桿壓縮機運行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